在体育馆内的一道围篱旁看到了这么一棵树,树梢上开满了许多紫红花,在烈日的照射与绿叶的陪衬下,紫红花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艳丽。紫红花花大色艳,共有5片花瓣,其中一瓣脉纹特别的明显,还有五根细长的雄蕊。
我对于花种的认识贫乏,上网搜寻后方知这花名叫红花羊蹄甲,是羊蹄甲与洋紫荆的杂交品种,英文称之为 camel’s foot,也是香港的市花。这回,又长知识了!
已经留意这棵孤立在一间甘榜屋屋外旷地一隅,靠近甘榜小径的鸡蛋花树好些日子了。每回经过这儿,都看到树上的鸡蛋花一副淡雅、与世无争的姿态地在绽放着。
傍晚骑着自行车再次经过这儿,刚好柔和的夕阳余晖正映照在洁白的花朵,尚还饱和的肉质花瓣,在夕阳的余晖里,散发浅浅的金光。我跨下自行车,靠近花朵闻一闻自花朵溢出的淡香。而淡淡清香,也引领我穿过时光隧道,回到童年的情景…
小时候,我们总爱到邻居家屋后的鸡蛋花树下采摘或捡拾掉落的鸡蛋花,再用橡皮筋将花朵绑成一小簇,便成为我们的“花”毽子,大家既玩起了踢毽子的游戏。由于花瓣不容易断裂,鸡蛋花簇还挺耐踢的,一小簇鸡蛋花在我们的脚上往来飞腾,往往从洁白的小花簇被大家踢到花瓣凋残至褐色才停止。
童年的时光里,我们的游戏资源有许多来自大自然,各类奇思妙想,创意自成一格的游戏,就这样陪伴着大家快乐地走过童年,健康地成长,为大家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!
而我们与鸡蛋花之间至今的情愫,也因为“花”毽子而倍增温馨、美丽。
虽然多次骑自行车经过这里,却忽略了这棵树的存在,直到今日,树上结了好些似青绿炮弹的果实,才引起了我的注意。这些果实,既是所谓的面包果,马来同胞称之为buah
sukun。
面包果树属木质茎植物,叶子成羽状,互生在树干的分枝,绿色果实外层凸起许多小点,果实成熟饱和后,小点变成小瘤状,使果皮变得粗糙。成熟的面包果呈褐色,果肉及种子含有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和铁、钙等矿物质及维生素和膳食纤维。据说抗氧化能力非常高,铁含量比红色肉类还要高,钙质含量更是牛奶的2倍,简直是营养价值超高的食物,但就不见它在民间普及化。
面包果的吃法可直接烘烤、煎炸或蒸煮等,据说烘烤了的面包果,味如面包松软可口,故有面包果之称。如此可口而又富含营养的果实,你们尝过了吗?